top of page

魚兒,和其他動物一樣,能感受痛楚,卻最常被忽略



一樣會痛、一樣會驚慌的沉默魚兒


愈來愈多科學研究證實,魚兒的感知能力其實和哺乳類動物十分相似。魚兒一樣會痛,一樣會驚慌,一樣有心理壓力。牠們有記憶,甚至有社交能力,例如會互相合作,共同尋找食物或對抗外敵。


不過,和很多動物不同的是,魚兒沉默,不會叫喊。面對殘酷血腥的捕漁網,活在環境惡劣的養殖場,魚兒正是沉默的大多數。牠們每天只能以自己的鮮血,默默地代替叫不出的呼救聲。


過度捕魚


隨著人均收入上升,各種肉類的需求有增無減,魚肉當然並不例外。以香港為例,每年的人均海鮮消耗量已達70公斤,是全球人均消耗量的三倍有多。


魚肉需求增加,漁獲自然也要增加。2014年,全球漁獲共約8,000萬噸,內陸水域則約1,000萬噸,規模前所未有,令人咋舌 [1]。不少慣於被人類食用的魚類因而漸漸面臨絕種危機,包括阿拉斯加鱈魚、大西洋鱈魚及鯡魚、秘魯鯷魚、鯖魚及吞拿魚等等。


殘酷的捕魚手法


瘋狂的漁獲,來自瘋狂的捕魚手法。這些業界常用的手法殘酷不仁,而且往往嚴重破壞海洋生態:


拖網:

兩艘漁船各自拉著巨型漁網的一邊,向同一方向前行,一網打盡海中所有,然後用機器將漁網連同漁獲收回。深海拖網更會破壞海床的生態環境,例如珊瑚群。


圍網:

兩艘漁船將巨型漁網繞成一個大圈,收緊,然後用機器將漁網連同漁獲收回。


拖網:

將漁網橫置於海中。當體型比網孔較大的魚兒游過時,就會被網孔卡住。魚兒愈掙扎,便會卡得愈緊,愈痛苦。


以上捕魚手法一般歷時數小時至數天不等,而且天天上演,對海洋生物及生態環境的傷害,可想而知。


這些手法更會造成「混獲(bycatch)」的問題,當中以拖網尤其嚴重。混獲禍及無辜,令很多本來不打算捕撈的海洋生物——例如海龜和海豚等等——死傷無數。無論是魚兒還是其他海洋生物,當牠們被漁網纏繞時,便會漸漸窒息淹死。而從海中被暴力撈上漁船期間,水壓急速的巨大變化,其他生物的撞擊擠壓,突如其來的心理恐懼⋯⋯令牠們死的死,未死的生不如死。即使被擲回海洋,亦是傷痕纍纍,命不久矣。


魚類養殖場︰海上的工業農場


魚類養殖場亦不見得比野生捕撈好。


截至2014年,全球養殖魚獲已高達7,500萬噸,約佔人類食用量的一半。


亞洲的養殖場以內陸為主,歐洲的則以海上為主。但不論是內陸還是海上,養殖場都需要捕捉其他魚兒,製成魚粉,以當作飼料餵養養殖魚。以三文魚為例,每公噸三文魚便需要至少3-5公噸的小魚作為飼料。


捕捉野生小魚製作魚粉,不但會破壞海洋食物鏈,令許多中型及大型魚類失去食物來源;魚粉廠更會將油脂廢棄物直接排放到海洋,造成嚴重污染。而污染物則會積聚在以魚粉為糧食的養殖魚身上,無聲無息地進入人類的食物鏈。


另外,魚類養殖場和陸上的工業農場如出一轍。密不透氣的養殖方式容易滋生寄生蟲和傳染病,而養殖場的解決辦法卻是使用大量抗生素、殺蟲劑及各種化學藥物,令人一時分不清到底那是魚類養殖場,還是抗藥細菌養殖場。進食養殖魚,與進食抗生素和抗藥細菌,其實没有甚麼分別。


當然,海上養殖場的生化廢料及藥物同樣會直接排放到海洋,造成嚴重污染。


魚兒不是海鮮


殘酷的過度捕魚和魚類養殖場,使海洋生物的數量在極短時間之內暴跌。許多物種因而面臨絕種危機,嚴重威脅海洋生態系統。與此同時,亦為人類帶來可怕的海洋污染和食物安全等問題。


因此,無論對健康還是環境而言,素食也許是最佳選擇。


魚兒沉默,不是一種選擇。我們吃不吃魚兒,魚兒的生與死,卻是由我們選擇。



水產養殖一年比一年多,對海洋和淡水域施加的壓力也越多。(FAO, 2016)



參考資料


[1] “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16”, FAO, 2016

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