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曉得是巧合還是命運使然,地球共惜正努力喚起大家對水生動物的關注,推動「植物海鮮新世代 Sea Life Matters (水命攸關)」活動之際,罕有地,一條布氏鯨在西貢一帶水域出沒,引起大眾關注;由鯨魚出現到死亡這大半個月裡,不但見證了部分香港人的自私,更見香港政府應對事件的遲緩及無力。
我們這個城市擁有作為沿海城市的地理優勢,一直享受著豐富的自然資源,可是……
大家是否知道全球約 90% 的魚類資源已被過度捕撈,香港更是亞洲第二大海鮮消費地方,全球排名第八?單以2016 年為例,香港人均消費約 72 公斤海鮮,比全球人均消費的 20 公斤高出超過 3 倍。海洋生物正被香港人食盡了,然而又有人關心漁業破壞海洋生態的問題?
大家又是否知道,漁護署正於本港海域發展多個大型「新魚類養殖區」?漁護署的新魚類養殖區約佔 600 公頃,為現時 26 個魚類養殖區總面積的 3 倍,每年養殖魚產量將會提高 5 倍。
但不斷發展養殖業絕非可持續的解決辦法。全球每年約有 1.2萬億隻水生動物,被餵飼給養殖場的動物,相等於野外捕撈總數的 ⅓ 至 ½,更會繼續破壞自然環境。再者,若只靠現時香港政府對養殖區寬鬆的規管,魚場所排出的污水將帶來潛在的生態危機,除了令更多海洋動物受害,更有機會污染香港海岸,包括市民經常接觸的沙灘。
現時漁護署主要以「優質養魚場計劃」定義良好水產養殖管理,但該計劃的寬鬆程度一直為人詬病。不論新舊養殖區,政府必須制定更嚴謹的指標、監測和賞罰制度,以規管養殖場的水質、空間和密度、飼料成分及份量等條件。
事實上,如果養殖場的環境條件良好,魚類所受的傷害也會減少,這對消費者或養殖場都有利。有科研證明,當魚類受到壓迫、不斷掙扎時,會產生較多乳酸、pH值降低,身體加快僵硬,肉質會變差。而魚類在緊張時,內分泌出現變化、血糖上升、能量消耗加速,其免疫力會下降,影響生長和生殖能力。因此,改善水生動物福利,業界及公眾都可受惠於更高質的本地魚產品。
水生動物能感受知覺、情緒,越來越多國家已立法保護,可是我們對海洋保育的認知及政策卻一直停濟不前,普羅大眾仍然以為去海洋公園、去參觀水族館就是支持海洋保育,無知地以為動物終生被困水族館會生活得快樂……
而香港漁護署推行的政策更忽視海洋的可持續發展,盲目將養殖魚產量推高,只顧滿足「消費者」對「食」無止境的追逐。
「就算 翻背幾次 也都如此 鯨拍翼卻沒到天空 餘生也往深海送……遺愛後葬於海溝這軀殻」
《鯨落》的歌詞,教我們認識到鯨魚死後會慢慢沉入海底,被海洋生物分解掉,延續海洋生態。可悲的是,葬身於香港的鯨,卻連安息的機會也沒有。漁護署第一時間拖走屍體,表示希望研究解剖後,鯨屍可否製作成標本…… 我們強烈要求政府於解剖後讓鯨回歸海洋,得到真正的安息。
鯨落入海化為養份,願更多香港人關心動物,了解海洋動物的苦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