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全港首個《水生動物福利指引》
為香港「養殖漁業」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

為何要關注水生動物福利?
作為全球人均海鮮消費量第五高的城市,香港人每年平均消費66公斤海鮮。近年科研證實,魚類、甲殼類及頭足類動物均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。隨著2022年全球水產養殖量首次超越捕撈產量,預計到2032年養殖水產將佔人類海鮮消費總量的60%,改善水生動物福利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。
福利帶來的實際效益
-
經濟效益: 良好飼養環境提升存活率,降低病發率和死亡率
-
產品質量: 減少壓力保持肉質鮮嫩,提高生長速度和飼料效率
-
市場優勢: 符合消費者對可持續產品的需求,拓展高端市場
-
環境保護: 改善水質管理,減少廢物排放和抗生素使用
目的
地球共惜推出全港首個《水生動物福利指引》初版,旨在拋磚引玉,喚起社會各界關注。我們誠邀各方持份者積極參與,期望透過共同協作,建立切合香港實況的改良版本。
目標
-
建立本地水產業的質量與福利基準,促進可持續發展
-
為業界提供實務操作指南,提升營運效能及產品質量
-
提升社會對水生動物福利的認識,推動食品安全與生態改善
期待共建可持續水產未來,讓香港成為經濟與生態並進、產業與福利共融的永續社會。
📨查詢請聯絡:katherine@planet4all.or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