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魚蝦蟹最終都會被吃,為何還要為牠們爭取福利?



很多人會問:「魚蝦蟹最終都會被吃,為何還要為牠們爭取福利?」


如果站在動物的角度出發,牠們不但比我們想像的聰明,而且能感受知覺和情緒,即使最終牠們淪為盤中飧,我們都應該以人道立場減少對動物施加不必要的殘忍;退一步站在肉食者的立場出發,善待水生動物能改善其健康、肉質,從而提升人類的飲食質素。


鄰近香港的台灣在2019年舉辦了首屆「水生動物福利與友善養殖研討會」,由當地漁業署和海洋大學合辦,致力與學界、民間組織、業界及消費端合作,在政策、技術、公眾教育等方面落實水生動物福利。會議主持人、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之暘指出,魚類在養殖和屠宰過程受到過度壓迫會不斷掙扎、產生較多乳酸、pH值也會降低,使魚肉品質變差。除此之外,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教授吳淑美亦表示,魚類在緊張時,為了有更多力氣應對外界狀況,內分泌會起變化、血糖上升、能量消耗加速,但免疫力會隨之下降,影響成長和生殖力。


很多消費者覺得「冰鮮魚」不夠新鮮、買魚要揀還會動彈的,但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蕭心怡反駁了這迷思──魚類死後會變得僵硬,即肌肉失去伸展性或彈性;在慢死的情況下,魚的乳酸也會增多、pH值下降,變得僵硬的速度較快,肉質就會變差。所以魚在死前的掙扎越少越好,最好一捕獲就立即被宰殺、冷藏,「鮮活魚比冰鮮魚好」的消費觀念亦需要被糾正。經過一年的努力,台灣在2020年向公眾發表了「水生動物福利指南」,指引於飼養、儲存、運輸、銷售等環節善待動物,逐步實現對動物好、對人更好的永續目標。


除了台灣,「全球水產養殖大會」在去年9月歷史性地第一次在中國舉辦,更是首次把水生動物福利納入聯合國的官方文件《上海宣言》中,是水生動物福利的重大里程碑。《上海宣言》是聯合國農糧組織計劃在2030年實現永續水產養殖的路線圖,包括以養殖水生動物的健康和福利為前提,盡量減少壓力、降低疾病風險,讓動物生活在健康的養殖環境。


全球野外漁獲正進一步減少,但人類對魚獲的需求持續上升。為了讓漁業永續,國際間愈來愈講求負責任的生產和消費,包括養殖漁業對水生動物是否施以良好福利。香港是時候追上國際社會的步伐,借鑒台灣及其他國家,為動物提供更好的福利、照顧消費者的健康,同時提升香港漁產的質素及競爭力。


參考文章:
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